大眾汽車的財務總監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最初估計,公司有兩到三年的時間來應對不斷增長的挑戰。 本週,安特利茨將時間表提前了一年,此舉使全球汽車行業震驚。 他首次暗示,大眾汽車可能需要考慮關閉德國工廠,這使得形勢更加緊迫。
挑戰加劇與削減成本措施
大眾汽車正面臨一系列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最近變得更加嚴重。 該公司正在努力應對中國市場的疲弱以及轉向電動車的速度比預期的要慢。
一個關鍵問題是,如果布魯塞爾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亞洲競爭對手,如比亞迪(BYD)、奇瑞(Chery)和理想汽車(Leapmotor),可能會加快在歐洲的生產。 作為應對競爭加劇的措施,大眾汽車減少了其VW品牌汽車的價格,這一策略已經消耗了公司數億歐元的利潤,根據工會主席丹妮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的說法。
這些超出預期的折扣使大眾汽車的領導層開始質疑德國高成本結構是否正在妨礙其與更靈活競爭對手的競爭。 一位公司內部人士表示,額外的成本正在削弱大眾汽車實現2026年前削減超過100億歐元(110億美元)費用的目標。
利潤壓力與競爭壓力
財務影響十分顯著。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的利潤率在第二季度降至僅0.9%,而第一季度僅為4%。 相比之下,主要歐洲競爭對手雷諾(Renault)和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在今年上半年報告的利潤率分別為8.1%和10%。
這些利潤率的收縮引發了對大眾汽車能否保持競爭力的擔憂,特別是當中國製造商在歐洲市場上擴大市場份額時。 根據CFO Antlitz的說法,歐洲汽車市場自疫情前以來已縮小了13%,即約兩百萬輛車,這使得汽車製造商更難保持市場份額。
DZ Bank的分析師邁克爾·彭澤特(Michael Punzet)預計,大眾汽車在公布第三季度結果時會下調其全年利潤率目標。 由於擔心布魯塞爾工廠可能關閉,該目標已於7月下調至6.5-7.0%。
適應縮小的市場
隨著對汽車需求的收縮,重點已轉向控制生產成本。 Jefferies的分析師菲利普·霍肖斯(Philippe Houchois)表示:“通過增長來解決問題的想法已不再可行。 公司正在失去市場份額,必須進行調整。” 安特利茨強調,VW品牌去年負責了集團超過一半的生產,已經花費的金額超過了收入。 他警告說,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公司將無法取得成功。
大眾汽車的汽車現金流量,作為運營健康的重要指標,在2024年上半年轉為負數,達到-1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為+25億歐元。
財務壓力與競爭壓力
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利潤,這是其最大的市場,在過去十年中幾乎減少了一半,2023年降至26億歐元。 預計到2030年,利潤將略微上升至約30億歐元。 增加了問題的是德國高能源和勞動成本,在歐洲屬於最高,對公司施加了額外壓力。 Citi的分析師指出,“來自低成本競爭對手的競爭、能源價格上漲以及高勞動成本對歐洲大眾市場品牌的前景構成了嚴峻挑戰。”
隨著大眾汽車面對這些多方面的挑戰,未來的道路將需要戰略調整和重大成本管理,以在快速變化的汽車行業中保持競爭力。